Gaming Notebook 電競筆電 / Creator Notebook 創作者筆電 / Gaming Console 電競掌機 / Gaming Desktop 電競桌機
-
世上最輕盈的4K OLED翻轉筆電—如北極星般美麗的ASUS ZenBook Flip S開箱翻屏體驗
時下的工作形態越來越多元,帶著筆電到咖啡廳工作也變得越來越是常態,甚至在重量上也越做越輕薄,然而在輕薄之下,當然性能與規格也不能落下,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,甚至突破,已經儼然成為世界上所有筆電趨之若鶩的目標。 而在電腦科技研發上已浸淫多年的華碩,於筆電的創新與開發也是不遺於力,電競方面有西風之神獨占鰲頭、創作者方面有StudioBook引領風騷、平價超值系列有VivoBook玩家主打、甚至商用系列也有ExpertBook作為商務必備,以各系列的不同定位涵蓋了使用者的所有面向,也展現了ASUS在筆電這一塊領域的專業地位。 仍持續向前推陳出新的ASUS在近期,更是推出了以全方位、兼顧輕薄、性能、續航、多工處理,將各項優點集為一體的ZenBook Flip S,並且號稱為世界最薄的OLED翻轉筆電,小編也入手試用了一番,打算將這台ZenBook Flip S當成新年禮物送給女朋友。(小編的獎金、嗚......) 為什麼小編會有這樣的打算呢?因為ZenBook Flip S在外觀上,已經將優雅劃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,如曜石般的黑色霧面機身,佐以ZenBook系列層層如漣漪般的環狀髮絲紋、紅銅色的鑽石切割與3.9mm窄邊框、以及鍵盤上直條髮絲紋的點綴,甚至在攜帶上,重量只有1.2公斤、薄僅13.9公釐,雖然輕,但在效能以及實際運用上,卻相當紮實穩重。 而Flip顧名思義,就是翻轉的意思,ZenBook Flip S的360度ErgoLift螢幕軸承設計,採用精準的金屬多齒輪轉軸機構,任何角度都能牢牢地支撐著螢幕,並依據使用者的使用模式來分做筆電、帳篷、分享或平板模式,更甚的是,透過測試(官方數據),ErgoLift螢幕軸承可達到20,000次循環的完全開合使用。 且此一創新的ErgoLift軸承設計,能在NanoEdge螢幕開啟角度超過135度時,巧妙地將鍵盤抬起並增加傾斜角度,不僅在打字使用上,玩家們能夠加強舒適感、還能提升ZenBook Flip S的散熱效果,一舉兩得;並且在平板模式中,此雙動機構將自動旋轉,讓螢幕能夠倚靠底部平放著。 而鍵盤採用1.4mm按鍵行程,使用上幾近無聲,加上全新的窄邊框設計,並且全尺寸背光的功能,能讓使用者們在昏暗的空間裡使用無虞,Fn鍵上的使用設定也有更高層次的進步,配合Fn鍵,能夠直接執行快速螢幕圖、鎖住網路攝影機或存取MyASUS等功能。 更在觸控板上搭載了華碩獨創且正申請專利中的Numberpad 2.0 虛擬數字觸控板,以玻璃等物質所組成的五層特殊結構技術,同時具備一般觸控板與虛擬數字鍵盤的功能,不僅有智慧防手掌誤觸的功能,以及PTP技術,最高支援四還能指智能手勢,且透過內建的智慧軟體,在啟用虛擬數字鍵盤的狀態下,仍然可以使用觸控板來操作滑鼠游標。 不曉得玩家們有沒有在使用Windows Hello系統,ZenBook Flip S所配備的紅外線IR網路攝影鏡頭,在以臉部作為密碼認證的Windows Hello系統中,可說是這個系統最佳夥伴,能在幾秒間內馬上辨識出玩家們的臉部,保護隱私安全外,還能迅速登入。 不過雖然ZenBook Flip S如此輕盈,但在I/O上的設置,該有的還是不會缺漏,不僅有2孔能充電的Thunderbolt 4 USB-C、1孔USB 3.2 Gen 1 Type-A、還有1孔標準 HDMI埠,在與任何裝置的連結上都不會造成障礙,假設玩家們想作螢幕畫面延伸,那當然也不成問題。 結合外觀、鍵盤設計以及觸控板功能,讓ZenBook Flip S就一顆低調卻優雅地隱含著光芒,在每個夜裡,指引方向的北極星,而能夠360度旋轉的螢幕,在慢動作與縮時攝影的想像當中,一道道殘影則成了它閃耀的星芒。 然而,在我們看見北極星時,我們瞳孔所接受到的始終還是它那晶瑩閃爍的星光,因此如北極星的ZenBook Flip S,配備了13吋16:9的4K UHD解析度觸控OLED螢幕,並且還有窄邊框設計,讓視覺效果更加逼人。 而在顏色表達上,還通過了PANTONE Validated認證的色彩精準度與100% DCI-P3廣色域,搭載的HDR技術更同時獲得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認證,除了增加動態範圍的呈現外,還能將更深邃的黑色表現在玩家們的瞳孔裡,讓畫面的所有細節全都無所遁形,但這麼耀眼的光芒,也不用擔心會傷害眼睛,ZenBook Flip S獲得德國萊茵護眼認證,讓玩家們在長時間工作之下,也能保護視力。 假設玩家們是個創作者,因其螢幕能翻轉的特殊性,ZenBook Flip S支援可選購的ASUS Pen觸控筆,能夠在任何支援的應用程式下,在螢幕上隨意繪畫、書寫,既然都說ZenBook Flip S是北極星了,那麼與之連動的ASUS Pen便就是小熊星座。 當然也能使用Windows lnk工作區,能在擷取畫面中任意作編輯,更能讓玩家們可以在靈感來時,快速自建便箋,不遺漏任何一點創作來源。 在指南針尚未出現以前,北極星是天際導航的重要指標,常被應用在野外或航海活動上,甚至還能在緊急時刻,還能拯救迷途的好幾條性命。 既然ZenBook Flip S就猶如北極星一般,那當然也擁有指標性的規格配備,在筆電的左右心室CPU與GPU上,ZenBook Flip S都搭配了Intel所研發的產品,在還沒提效能以前,單就這兩樣同是出產自同一個廠商的條件下,強強聯手,就能預知到,ZenBook Flip S在硬體的相容性上絕不會有什麼衝突,進而導致系統緩慢。 ZenBook Flip S搭載Intel最新的第11代Core i7-1165G7處理器,4核心、12M的快取記憶體、可配置的TDP頻率在1.2-2.8 GHz之間,最大超頻還能達到4.70 GHz;在GPU上同樣也使用了Intel的Iris Xe繪圖晶片,該晶片的AI強化技術,能夠加速跑圖的速度,並且Xe還是個低功耗架構,玩遊戲方面也有自適應同步,你說用非電競筆電玩遊戲常會出現畫面撕裂?那可能是你還沒用過ZenBook Filp S。 記憶體上則是配置了16 GB的4266 MHz LPDDR4x,在儲存上也有魔術大空間,配置了一顆1TB的PCIe NVMe 3.0 x4 M.2的高速SSD固態硬碟,讀寫速度為每秒3000/1700 MB/s(官方數據),假設真的用完了需要在買外接硬碟或是SSD,那也是許久之後的事。 既然北極星是迷途的人導向正軌最重要的一顆星,於是每個晚上,它勢必都不能缺席,ZenBook Flip S也是一樣,配置了67 Wh 4芯充電式鋰聚合物電池組,並且依照正常8小時的工作時數來說,ZenBook Flip S工作時長徹底翻了兩倍以上,擁有最高達15小時的電池續航力,然而馬有失蹄,北極星也會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刻,假設ZenBook Flip S突然沒電了,也不用擔心,49分鐘就能充飽最高60%的電力,另外也支援了ASUS USB-C Easy Charge技術,在飛機上、或是用旅充、行動電源,都能以USB-C來替ZenBook Flip S充電,不僅方便,還能幾乎全天候使用。 最後,在音效硬體呈現上,這是玩家們最容易忽略的環節,因為筆電相較於一般桌電的揚聲器裝置就稍微弱勢了些,但ZenBook Flip S卻加裝了與專業音響大廠Harman Kardon攜手合作的立體聲喇叭,以最小的失真頻率來將最清晰完美的聲音傳達給玩家。 雖說ZenBook Flip S主打其螢幕畫質的高超呈現、以及能翻轉顯示器的全方位功能性,但效能也是不容小覷,小編這邊簡單的作了點測試,一探這台能是筆電也能是平板的ZenBook Flip S的深淺。 在CPU-Z上,我們能看到ZenBook Flip S的處理器為Tiger Lake-U的i7-1165G7,在效能運作上肯定如猛虎出閘般攔都攔不住,繪圖晶片也一樣是Intel Xe Graphics。 而在CINEBENCH R23的CPU壓力測試上,小編特地選用了一次測試與10分鐘測試,來試驗ZenBook Flip S的穩定度,在單次評測數據中,單核與多核的處理評測數據為1330/4356分,在瞬間的執行程序上,可說是令人十分滿意,然而於十分鐘的壓力測試中,單核與多核的測驗數據則為1327/3708分,在單核心處理程序上,即便持續使用或運作,依然能保持穩紮穩打的輸出率,不難發現Intel處理器現今果然將焦點轉移到單核心處理上,至於在多核心性能上,雖說有些掉分,但臨近4000分的數據也相當驚人,和前一代相比簡直不知道領先幾條街。 除了採用16 GB的4266 MHz LPDDR4x外,ZenBook Filp S還配備了1TB的PCIe NVMe 3.0 x4 M.2的高速SSD固態硬碟,在硬碟讀寫速度方面,還需要小編多說什麼嗎?實際以CrystalDiskMark來評測,讀寫速度竟令人驚嘆的達到3535.05/3030.18 MB/s。 在PCMARK 10測試中,ZenBook Flip S於基本必備功能評測中獲得了9228的高分,各項應用程式的評測拿到了6412分,數位媒體工作的評測則為4208分,各項都幾乎超出門檻分數甚高,平均分數也得到了4510分;而於電池續航力的部分,因為小編的平時使用習慣,因此以高效能模式下去檢驗,在PCMARK 10上得到了9小時39分的表現,以一般工作時長為8小時來說,就算不小心加班2個小時,忘記帶充電器、甚至是不充電也不要緊。 3DMARK的評測怎麼能錯過呢,Sky Diver與Time Spy評測下,分別拿到12458與1400分的好表現,Wild Life也有9466的高分,拿來玩英雄聯盟或是一些線上遊戲絕對沒問題,但要是玩3A大作的話,就可能會有些吃力了;在Night Raid測試內顯的功能上,對比10代Intel版本內顯,有幾乎翻倍的成長。 不過既然以4K OLED做為賣點,那怎麼能不來看看畫面的實際狀況呢?小編選用了最直觀,最暴力的方法。 在SDR模式之下,和他牌筆電相比,以ZenBook Flip S的100% DCI-P3廣色域來看,用肉眼就可以輕易分辨出,他牌筆電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,畫面呈現不僅飽和,在視覺上也濃郁地讓人十分舒服,然而開起HDR之後,4K的畫質簡直被提升了不只一個境界,不僅在明處的處理上沒有任何逸散也沒有任何的朦朧感或破壞感,在暗部的呈現上,也是提升了不少,再也不是模糊一片。 值得一提的是,最近華碩研發了一款MyASUS應用程式,裝配在旗下的各系列筆電中,透過該程式,ZenBook Flip S的效能將能徹底發揮,無論是讓網路無縫連線成為事實的WiFi SmartConnect、黑科技ClearVoice降噪功能、遠端檔案存取、鏡像功能、螢幕延伸等等,應有盡有,將會是玩家們與ZenBook Flip S的最佳助手。 ZenBook Flip S以翻轉螢幕、筆電與平板的多模式切換作為焦點,在性能上與ZenBook系列的其他款相比,除了採用最新Intel 11代+Xe內顯之外,也算穩紮穩打的提供了玩家一定的效能表現,不過若是加上翻轉螢幕的功能,那ZenBook系列當中的其他版本恐怕無法與之相比了。 如今在家上班這種新工作型態逐漸興起,下班時間到了,隨時都能將ZenBook Flip S反轉再摺起來,變形成平板模式和情人一起追劇吃晚餐,萬一臨時有工作交辦,也能無縫接軌,瞬間翻轉螢幕,馬上交辦主管給予的任務,甚至啟動MyASUS之後,還能打電話給需要聯絡的人,幾乎集結了電腦、平板、電話3大科技產品為一身,All In One的ZenBook Flip S,處處都是讓玩家們剁手的理由。 回到開頭,為什麼小編說要當成聖誕禮物送給女朋友,因為除了上述那些一機、一體就能辦到所有事的功能之外,典雅的造型、與翻轉螢幕就能追劇的功能,不用再和我搶電腦,才是我想將Flip S當成禮物的主因啊(笑)。 #影片=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5YNiDpHxBs&feature=emb_logo ▲ASUS ZenBook Flip S官方影片介紹。 廠商名稱:ASUS -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:0800-093-456 廠商網址: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富士通 (Fujitsu) 推出極輕、安全且功能齊全的LIFEBOOK U9311商用筆記簿型電腦
Fujitsu (富士通) 推出極輕的商用筆記簿型電腦LIFEBOOK U9311,起始重量僅約756 g,集輕巧便携、高效安全及擴充性能於一身,為企業用戶遠程工作方案提供支援。 台北 - Media OutReach - 2020年12月23日 - Fujitsu 富士通推出LIFEBOOK U9311 - 專為商務專業人士設計的極致輕薄、高效便攜的商用筆電,今天推出市場1。13.3吋的LIFEBOOK U9311設計簡約時尚,搭載最新第11代Intel® CoreTM處理器、企業級生物認證安全技術及齊全的擴充性能,全方位加強對企業遠程工作的支援。 讓團隊工作保持靈活是現今企業營運新常態的指標,13.3吋 (30.7cm) 的 LIFEBOOK U9311薄至15.5mm,起始重量僅約756 g,可以單手輕鬆拿起。它配備了第11代Intel® CoreTM i7-1165G7處理器,為輕薄型商用筆電帶來更卓越的運算速度及使用體驗2。 FUJITSU LIFEBOOK U9311備有矚目的紅色和啞黑色可選,採用幼邊框設計,屏佔比為84.1%,並完美內置微型網路鏡頭隱私護窗。 LIFEBOOK U9311除了極輕便擕外,還具備高度安全性,配備Fujitsu專利PalmSecure™生物識別安全技術,用戶可以無接觸掃描方式登錄Windows,無需記住密碼,免於實體接觸,更加符合衛生要求。 儘管外形纖巧,LIFEBOOK U9311提供了齊全的連接埠帶來高度擴充性,包括全尺寸的LAN、HDMI、USB-A及可支援充電和快速文件傳輸的ThunderboltTM 4 介面。另外長時間的電池續航力及支援Wi-Fi 6,大大提升遠程工作效率。 30年來,每部Fujitsu LIFEBOOK商用筆記簿型電腦均經過精心設計,以精密工藝生產,質量經Fujitsu Qfinity檢測保證,確保為企業用戶提供可靠及高效的電腦產品及方案。 LIFEBOOK U9311在亞洲的指定國家/地區有售1,請聯絡Fujitsu (富士通)以獲取更多詳細資料。 了解更多:www.fujitsu.com/hk/lifebook-u9311 備註: 1. 產品供應及銷售日期因應國家/地區而有所差異。
-
240Hz極速IPS、Intel 10代與RTX 2070加持,MSI GE66 Raider Dragonshield Limited Edition宇宙龍盾戰艦正式降臨!
一提到電競筆電,第一個想到的品牌就會是MSI,在電競領域用心耕耘多年後,旗下電競筆電陣營可以說是相當壯大,從旗艦級的GT系列到輕薄高效的戰鬥GL系列,都是備受玩家們青睞的產品,更常常推出許多特別限定版本,展現MSI獨樹一幟的風格。 這次小編入手的就是由設計大師加持的版本:MSI GE66 Raider Dragonshield Limited Edition宇宙龍盾限定版。 第一眼看到這款筆電時,小編的確為之眼睛一亮,有別於一般常見的筆電外觀設計,這款限定版可是出自大師之手。 事實上,早在今年的CES大展上,MSI就展出了多款全新電競筆電,還找來曾為星際大戰、變形金剛、鋼鐵人等多部好萊塢電影,設計科幻場景中的太空船、車輛、機器人等模型的美國數位藝術家Colie Wertz打造了專屬於MSI的龍盾戰艦,更將代表戰艦的核心概念套用在全新的GE66 Raider上,於是MSI GE66 Raider Dragonshield Limited Edition就此著陸! 說太多也沒有實際看機器來的吸引人,這款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的戰力可以說是相當強大,不但最高搭載了Intel最新第10代處理器i9-10980HK、NVIDIA GeForce RTX2080 SUPER Max-Q 8GB GDDR6顯示卡,更搭配高達240Hz螢幕更新率的極速IPS面板螢幕,就是要提供玩家最佳的遊戲體驗! 那就跟著小編腳步,來開箱吧! 既然是限定特別版本,外盒當然也是特別重新設計過,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外盒同樣以龍盾戰艦為基礎來設計,可以看到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筆電就隱身在戰艦之中,代表著龍盾戰艦的核心。 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與GE66 Raider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整體是由美國數位藝術家Colie Wertz設計的龍盾戰艦外型,在螢幕上蓋的部份,印著斗大的龍盾Logo,並在右側也印上GE66的型號,採用充滿科幻風格的戰艦外殼紋路設計,搭配橘黑金屬質感,彷彿置身於戰艦之中。 這艘戰艦除了帥氣的造型外,也提供玩家豐富的I/O配置,提供1組RJ45、SD(XC/HC)讀卡機、HDMI、Mini-DisplayPort、3.5mm耳機孔、三組Type-A USB3.2(兩組Gen1、一組Gen2)、兩組Type-C(USB3.2 Gen2/DP與Gen2x2)遍布於機身左、右、後方,做好隨時開戰準備! 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搭載15.6吋IPS極速電競面板,小編手上這台為Full HD解析度配上240Hz螢幕更新率的版本,加上左右兩側5mm的窄邊框與82%螢幕占比,提供玩家最順暢、沉浸的視覺體驗。 整體鍵盤框架區一樣擁有戰艦外殼紋路設計,並在右側標上GE66型號,呼應外蓋的設計風格,與SteelSeries合作設計的孤島式鍵盤,提供單點RGB背光設計,配上位於機身前端掌托處橫幅的Mystic Light bar RGB燈條,為戰艦點綴耀眼的色彩。 擁有強大的性能,就勢必就需要強大的冷卻效能來搭配,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搭載MSI最新雙散熱模組Cooler Boost 5,用上6組熱導管,加上4向散熱氣流設計,為戰艦提供最好的冷卻效能。 對於許多玩家來說,在遊玩即時對戰遊戲時,最怕的就是被網路Gank,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搭載Killer E3100有線網路,以及Killer Wi-Fi 6 AX1650網卡,形成支援Killer Doubleshot Pro功能,透過Killer Control Center可以來管理網路使用的優先順序,避免遊戲過程受到其他程式影響而產生Lag。 Killer Wi-Fi 6 AX1650i(Intel Wi-Fi 6 AX201)無線網路的部分,支援KILLER XTEND,自動延伸網路範圍並在網路重度使用時排列優先順序,搭上最新採用802.11ax標準的Wi-Fi 6,即便在無線連網的狀態下也能擁有最好的連線品質。 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戰艦的專屬配件也重新特別設計過,橘黑色USB有線滑鼠搭上蜂巢式孔洞,與戰艦本體一致,就像是台小戰艦般,並附上超寬滑鼠墊,讓這部小戰艦能自由在宇宙穿梭翱翔。 除了專屬配件之外,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更附上龍盾戰艦本尊模型,橘黑色的機殼留著多次冒險下的戰損痕跡,整體精緻度完全不輸市面上的太空船模型,相當值得收藏! 介紹了如此多強大火力裝備,實際到底有多強大呢?那麼就讓這艘戰艦實戰測試吧!小編這邊用了一些常規測試程式與遊戲來看看這艘戰艦的效能。 先用CPU-Z、GPU-Z來看一下規格資訊,可以看到小編手上這台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搭載的是Intel Core i7-10875H、NVIDIA RTX 2070 8GB並搭配了三星顆粒的16GB DDR4-3200記憶體(8GBx2),主機板則是Intel HM470晶片組。 再來直接從CPU-Z的Bench測試可以發現這顆8C/16T的Intel Core i7-10875H在單核心得到了532.1分,而在多核心的部分得到了5080.6分,這分數超越了10C/20T i7-6950X的430分單核成績,也略勝對手4800H(約510分),另外在CINEBENCH上也有10,030pts破萬的多核跑分,硬是比前代i9-9880H再高出約1000分,性能相當強勁。 再來利用AIDA64來檢測一下記憶體效能,在DDR4-3200的加持下,從Cache & Memory的測試上可以看到讀/寫/複製的表現為42751/45426/39298 MB/s,對於遊戲體驗來說相當夠用。 硬碟的部分小編透過CrystalDiskInfo可以看到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搭載的是WD SN730,容量為1TB並支援PCIe 3.0通道、符合NVMe 1.3標準,實際透過CrystalDiskMark驗證可以看到讀寫來到3401.06/3104.78 MB/s,突破三千的超高速讀寫效能,大幅減少遊戲讀取時間。 接著就用3DMark與PCMark 10來進行各項測試吧!在3DMark的Time Spy上得到了7,940,這個分數直接將對手AMD Radeon RX 5600M狠狠甩在後頭(約6600分),而Time Spy Extreme也得到了3,705分,Fire Strike、Fire Strike Extreme與Fire Strike Ultra也得到了17,708/9,185/4,808分,另外在PCMark 10上也得到了6,992分的成績。 實際在遊戲上測試,小編這邊使用近日較熱門的《Dirt 5》、《刺客教條:維京紀元》、《看門狗:自由軍團》與《虹彩六號:圍攻行動》來測試,可以看到在《Dirt 5》畫質設定開到Ultra High還有44.7 FPS的成績,開到Medium後就提升到88.8 FPS,而在《刺客教條:維京紀元》中,即便在極高畫質也保持平均61 FPS的成績,《看門狗:自由軍團》在最高畫質有57 FPS的水準,另外在許多玩家喜愛的《虹彩六號:圍攻行動》上,中階畫質有高達288 FPS的亮眼成績,即便開到超高畫質,還是依然有258 FPS的極致表現! 下面小編也做了截圖,玩家們可以透過截圖看各部詳細數據。 雖然戰艦主打電競需求,不過在這樣的強大性能下,也相當符合一些創作者們的需求,實際透過測試可以看到,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在X264測試中得到了49.4 FPS,X265的1080P、4K測試中分別得到了46.459/11.95FPS,算是還不錯的分數,而在Premiere Pro與Photoshop測試中更是得到了相當不錯的640/956.4分,對整體要剪片、修圖上是沒有問題的! 強大的硬體效能更需要強大的軟體作搭配,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內建了DRAGON CENTER、SteelSeries Engine 3、MSI True Color、MSI APP Player、Nahimic 3等多款便利軟體可使用,不管是效能、視覺、聽覺,都可再透過軟體來設定。 經過一輪開箱後,只能說小編深深被這艘宇宙龍盾給吸引,不僅是擁有科幻的機殼與高調的RGB燈效,內在更是火力滿滿,不但完全滿足了遊戲上的需求,240Hz的極速IPS面板更是電競筆電中少有的裝備,甚至對於一般創作也有很好的表現,這次的宇宙龍盾禮盒所附上的配備更是誠意滿滿,整體不但實用還相當具有收藏價值! 另外對於有更多需求的高階玩家們,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的戰力還不只如此,透過選配方式最高可以選到Intel第10代i9處理器搭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Max-Q並配上240Hz的極速IPS面板的規格,可以說是目前地表最強的組合,還在猶豫要選擇哪一台電競筆電嗎?MSI GE66 Raider宇宙龍盾限定版會是你最好的選擇! #影片=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UqJDxNFtek&feature=youtu.be&ab_channel=PCDIY%21online ▲MSI GE66 Raider Dragonshield Limited Edition 宇宙龍盾限定版 極速開箱影片(By PCDIY!) 公司名稱:微星科技 官方網站: 連絡電話:0800-018880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AMD Ryzen 7 5800H跑分曝光!高達36%漲幅,甚至超越i9-10900K!
相信不少筆電玩家在看到AMD桌上型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完虐對手Intel後,都相當振奮、期待行動版的Ryzen 5000系列也能重現相同的風采、在筆電平台上也能重返榮耀。 根據目前各方爆料消息來看,行動版的AMD 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將分為Zen 2架構的Lucienne與採用全新Zen 3架構的Cezanne兩種版本,而在先前,AMD高性能行動版處理器Ryzen 7 5800H已經現身於Geekbench當中,不過當時因為是工程版本的緣故,除了一些部分規格外,其跑分成績無法作為參考。 但近日又有最新消息曝光,AMD Ryzen 7 5800H再度現身於Geekbench中,而這次是沒有鎖頻的版本,直接來看看行動版的Ryzen 5000H系列效能如何吧! 先來看規格方面,Ryzen 7 5800H與前代4800H同樣為8C/16T,基本時脈為3.2 GHz,Boost時脈來到4.44 GHz,相比4800H分別高出300/220 MHz,在L3快取方面也提升至16MB。 再來看實際跑分,Ryzen 7 5800H在單核成績高達1475分,多核則為7630分,相比前代採用Zen 2架構的4800H單核僅有1081分,多核6380分,5800H單核效能有著高達36%的成長,多核也有20%的漲幅,另外更加驚人的是,5800H的這個單核成績甚至略勝了對手Intel桌上型平台的i9-10900K(被桌上型Ryzen 5000系列虐就算了,現在連行動版的Ryzen 5000也虐過去XD!)。 考量到Zen 3架構的特色之一就是強大的單核效能,因此不管是先前的5800U或是這次的5800H應該都是隸屬於Cezanne家族了,這次Ryzen 5000系列不管在桌電還是筆電表現真的都相當驚人,接下來就要看Intel 10nm的Tiger Lake-H能否與之抗衡,小編更加期待明年1月到來了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重量僅966g!Lenovo推出首款「羽量級」新月白碳纖維軍規13吋筆電Yoga Slim 7i Carbon,超乎想像的輕巧可靠,超輕薄、高達15小時續航力、QHD 螢幕覆蓋100% sRGB色域,享受無負擔輕時尚智慧生活
全球電腦領導品牌Lenovo今日宣布全新Yoga Slim 7i Carbon即日起在台上市。新產品專為有行動工作需求的使用者所設計,兼具行動力、生產力、續航力,Lenovo Yoga Slim 7i Carbon重量僅966克,還通過軍規防摔測試,且搭載最新Intel®第11代Core i7處理器及Iris Xe顯示晶片,並通過Intel EVO平台認證,提供快速的反應和極佳的繪圖能力,為都會時尚行動工作者或學生提供全方位的行動體驗。 影片將於今天下午4點於Lenovo Taiwan官方粉絲頁上線,並邀請粉絲一起進行「時尚輕生活大挑戰」,凡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免費抽中最大獎Yoga Slim 7i Carbon!除了Yoga Slim 7i Carbon,Lenovo同步推出Yoga 全系列搭載最新Intel第11代處理器的輕奢機種,為消費者提供不同輕巧高效選擇。 Lenovo以客戶需求為設計核心,從客戶角度出發持續創新產品新功能。Yoga系列兼顧極致工藝設計與持久耐用訴求,讓筆電不只具備設計感更擁有超高行動力。全新Yoga Slim 7i Carbon 為重量僅966克的13.3吋超輕薄筆電,吸睛的新月白色給予使用者乾淨、輕巧、時尚的印象。然而輕巧時尚並不會影響其表現效能,搭載Intel 第11代Intel Core處理器,與Evo平台可確保筆電保有出色的反饋,Intel Iris Xe顯示晶片則讓使用者能夠順暢的使用繪圖軟體創作。超長電池續航力最高可高達15小時,足夠消費者在外奔波一天使用,且快充功能只要15分鐘就可以充滿2小時所需電力! 此外,高達91%的螢幕占比與16:10 QHD 螢幕涵蓋100% sRGB色域與支援Dolby Vision影像,讓觀看筆電的過程變得更享受!碳纖維上蓋經過內部可靠性測試和9項軍用級耐久性測試(符合MIL-STD-810G標準),具備防塵、耐高溫、可接受撞擊與日常磨損的考驗。 隨著Yoga Slim 7i Carbon上市,Lenovo邀請輕時尚女神大元拍攝宣傳影片。影片中大元擔任輕生活領航員,演繹都會女性在生活中無論休閒、運動、外出行動辦公或外出奔走整天,都可以與輕薄美的Yoga Slim 7i Carbon一起輕鬆高效完成各項需求,卻又不會為隨身行動多加負擔。 Yoga Slim 7i Carbon時尚輕生活影片將於12/10下午4點於Lenovo Taiwan 官方粉絲頁、YouTube頻道同步上線,同時宣布2020/12/10~2021/1/11 期間,只要觀看完Yoga Slim 7i Carbon形象影片後,於官方粉絲頁影片下方留言處留下Yoga Slim 7i Carbon最吸引你的特色,同時tag兩位好友,就有機會抽中輕生活時尚女神大元最新攝影書「數到3之後」親筆簽名版;當留言超過966筆,解鎖加碼抽Yoga Slim 7i Carbon一台! 除了Yoga Slim 7i Carbon,Lenovo 同步推出搭載最新Intel第11代Core i7處理器及EVO平台的Yoga系列商品,包括Yoga 9i、Yoga Slim 7i Pro,以及Yoga Slim 7i。 旗艦機種Yoga 9i 專為希望獲得最新科技所能提供的最佳體驗者所設計。與其他機種不同,Yoga 9i 提供皮革版本,讓筆電更顯尊爵大器。 Yoga Slim 7i Pro則擁有高效能、支援高速Wi-Fi 6以及持久電力等特性,讓使用者可以在外自由奔走,無需整天固定在同一地點,2.8K (2880x1880) 90Hz螢幕帶來栩栩如生的視覺饗宴;Yoga Slim 7i 則是為了時尚工作者所設計,強大的效能與優雅的外觀兼顧盡顯個人生活風格。 為讓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更直觀,Lenovo簡化商品命名,以數字5、7、9代表主流至旗艦商品,輕薄機型則加型號Slim。此外,尾數i代表搭載Intel處理器,與搭載AMD Ryzen處理器的機種做區隔。 #影片=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wNoDwr_4N8&feature=youtu.be ▲影片宣傳影片 Lenovo Taiwan 官方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enovoTaiwan Lenovo Taiwan YouTube:https://youtu.be/vwNoDwr_4N8 Yoga Slim 7i Carbon官方旗艦店:https://www.lenovo.com/tw/zh/laptops/yoga/yoga-s-series/Yoga-Slim-7i-Carbon-13/p/88YGS701517
-
迷你小巧省空間、AMD強大處理器與Vega繪圖核心顯威,ASRock DeskMini X300迷你準系統開箱評測
相信許多人對於一般桌上型電腦主機都會給予大又笨重的印象,即便是用上ITX的機殼,還是會犧牲一定的空間,不過在迷你電腦的出現後,大幅擺脫了這個刻板印象,強調不佔空間、並擁有接近桌機效能的特色,在個人、商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。 知名大廠ASRock一向在迷你電腦、迷你準系統市場有極強的深耕,其產品線當中的DeskMini系列除了主打小巧體積外,也具備強大效能與功能;先前站上就有介紹過可搭載Intel Core i處理器的迷你準系統DeskMini 310與可搭載AMD處理器的DeskMini A300,這次要為大家開箱的是更進階DeskMini X300,它不但維持了小巧體積的優勢,內部更是搭配了全新AMD X300晶片主機板,不管是Renoir、Picasso、Raven Ridge皆能支援(最高65W),讓AMD玩家也可以選擇新的4000系列APU來搭配迷你準系統,感受其便利、強大的效能。 DeskMini系列在AMD平台上,分為X300與A300系列,兩者同樣擁有155 x 155 x 80 mm的小巧體積,不過在正面外觀的造型上有明顯的差異,相較於前代的A300來說,DeskMini X300前面板採用髮絲紋設計,有著更佳的質感表現。而在I/O方面,前方提供了USB 3.2 Gen1 Type-C、USB 3.2 Gen1 Type-A、3.5mm耳機孔/麥克風,後方則有DisplayPort、HDMI、D-Sub、USB 3.2 Gen1 Type-A、USB 2.0 Type-A以及RJ45 Gigabit LAN。 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圖說故事吧! DeskMini X300使用了AMD X300晶片主機板,尺寸為Mini-STX(超迷你),採用AMD AM4腳座設計,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在理論上可以裝大部分AM4腳位的處理器,但因為這張主機板本身並沒有提供一般PCIe插槽,無法安裝獨立顯示卡,所以在處理器的選擇上需要Renoir、Picasso、Raven Ridge(最高65W)等有內顯的處理器才可以順利開機哦!(後續Ryzen 5000系列若推出含內顯版本應該也可以支援,但記得要更新BIOS喔) 接著就來看一下內部的設計吧! 在記憶體方面,則是可支援雙通道SO-DIMM DDR4-3200MHz超頻記憶體(Ryzen 4000系列),最大容量可達64GB,對於一般商用上來說相當夠用。(配上Ryzen Pro處理器,加上大容量的記憶體,就算作為創作者初階的剪片也都能應付) 而儲存空間上DeskMini X300更是提供了多達4個插槽來讓玩家擴充儲存容量,包括前後各一組Ultra M.2 (2280) PCIe Gen 3x4 SSD插槽以及兩組2.5吋SATA安裝空間。另外也提供了一組用於Wi-Fi及藍芽模組(需選配)使用的M.2 (key E 2230)插槽。認真說,這麼小的機殼內可以塞這麼多零組件,實在不簡單,完全就是麻雀雖小、五臟俱全的概念! 除了正面的第一組M.2插槽外,第二組Ultra M.2 (2280) PCIe Gen 3x4 SSD插槽則是位在主機板背面,玩家們想要使用該插槽必須將正面四個角落的螺絲給卸下,把支架拆開後就能見到完整的主機板背面囉! 別以為超迷你小機殼就沒辦法RGB了!只要透過選配的DeskMini可編程ARGB LED燈條,就算原本低調的迷你電腦也可以擁有高調的RGB電競風格! 這組ARGB STRIP迷你RGB燈條組,就是針對DeskMini系列推出的RGB電競套件,簡單一插、就能開啟DeskMini電競模式,X300也能亮的bling bling~ 有趣的是,ASRock在DeskMini系列上並不只有推出ARGB STRIP這樣的ARGB LED燈條組來讓玩家選配,從官網上就可以看到有一整系列的各式選配套件供玩家選擇,玩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為X300擴充,讓迷你電腦的功能更豐富。 說了這麼多,接下來就直接上機體驗吧!這款ASRock DeskMini X300即便是迷你電腦,BIOS依然有提供OC Twerker超頻功能,讓玩家能更加提升效能,而小編這邊使用了AMD Ryzen 5 4650G、搭配TEAMGROUP ELITE SO-DIMM DDR4 8GB x2記憶體,以及SP US70 SSD 2TB來進行一些基本測試。 ◆處理器:AMD Ryzen 5 PRO 4650G ◆記憶體:TEAM GROUP ELITE SO-DIMM DDR4 8GB x2 ◆儲存硬碟:SP US70 SSD 2TB ◆作業系統:Windows 10 Pro 20H2 這邊先用CPU-Z偵測硬體資訊,可以看到小編使用了AMD Ryzen 5 PRO 4650G、TEAM GROUP ELITE SO-DIMM DDR4 8GB x2,也能看見主機板型號X300M-STX。 而在核心效能測試中,可以看到這組主機板依然能發揮4650G 6C/12T的實力,在多核心得到約4,162分,這個成績不但接近自家8C/16T的Ryzen 7 3700X,單核心的518分甚至更勝一籌,另外在CINEBENCH上也有8,231pts的多核跑分。 硬碟的部分,使用CrystalDiskMark驗證後,可以看到讀寫速度約為:3570/3193 MB/s,確實達到PCIe Gen 3x4的最高速度,對於一般文書、商用來說已經相當足夠。 雖然X300依然只能使用內顯來做顯示輸出,但透過強大的Vega繪圖核心,一樣有相當不錯的效能,透過PCMark 10與3DMark、AIDA64 GPGPU的測試,可以看到4650G提供了一定水準的實測表現(不愧是Vega內顯XD),況且X300還支援三螢幕輸出,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。 不過光看測試跑分,想必許多玩家還沒辦法體會Ryzen Pro 4650G配上X300的整體效能表現,小編也透過《虹彩六號:圍攻行動》實際來測試看看效能! 可以看到在Full HD、畫面設定在「低」品質模式下,即便是只有內顯的4650G整體FPS也能有65~100 FPS的表現,甚至在「超高」品質模式下,也能有43~61FPS的水準,代表即便是搭配沒獨立顯示卡擴充的X300迷你電腦,在不追求4K、高幀數的情況下,一般Full HD也是能有流暢且不錯的遊戲體驗。 除了遊戲的部分,那在創作者方面表現如何呢?透過X264測試可以看到,跑分成績來到48.1 FPS,而另外在X265測試中,4K與1080P的成績分別為10.97 FPS、45.767FPS,以Full HD來說,算是可以做一些初階的相關創作不會有太大問題,不過,畢竟是內顯、在4K就顯得比較勉強,相信就算不是這次測試的組合,許多獨立型的PC也是差不多的現象。 ASRock DeskMini X300在使用上真的相當不錯,便利的小巧體積,可以輕鬆擺放在任何位置,即便是Mini-STX規格的迷你主機板仍舊具有豐富的擴充性,讓玩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、預算來做搭配並獲得最高的CP值,除了可以搭配先前的多款含內顯功能的版本如Athlon 200GE、Ryzen 3 2200G/3200G、Ryzen 5 2400G/3400G之外,搭載最新技術的Ryzen Pro 4350G/4650G/4750G也能完美對應,不管是玩家要拿來當一般文書機、電視影音機、或是商用主機,甚至是迷你電競主機,都會是相當不錯的選擇。 而喜歡RGB風格的玩家更可以選擇RGB燈條,讓原本看似一般的迷你電腦擁有高調的電競風格。另外想入手的朋友若不想自己DIY組裝,也可以選擇廠商搭配好的組裝機,買回家即可以直接開機使用。這麼多的優點下,別再猶豫了、趕快入手一台來試試吧! ★同場加映→ 廠商名稱:ASRock 華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:02-2896-5588 廠商網址: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M1還沒到手、M2香氣已來,蘋果將於2021下半年推出M2晶片並在iMac上搭載?
在本月11日時,蘋果(Apple)隆重推出了全新自研ARM架構的M1晶片、以及3款搭載M1晶片的全新MacBook,只不過,才剛和舊情人Intel分手,現在馬上又傳出M2晶片將在2021下半年推出,並且也預計在2021年推出的iMac也將使用M2晶片,這動作還真是快啊!(不是啊……小編還在猶豫要不要預購M1的MacBook Pro欸) 萬萬沒想到的是,M1晶片根本還沒被摸清底細,微博爆料大神手機晶片達人就出來爆料,蘋果將在2021年下半年推出M2晶片,其內部代號為Jade,並且在明年推出重新設計的iMac時,可能就將搭載這片M2了。 然而,消息不只一件,據傳更高級別、隸屬工作站級的Mac Pro可能將在2021或2022上市,並且機體尺寸僅有目前Mac Pro的一半,但在採用晶片的部分就沒有確切消息走漏或指出新版本的Mac Pro將會使用M1或M2晶片了(蘋果表示:就是不告訴你XD)。但若假設M2晶片是為了桌上型的iMac所打造,那我們或許可以適當懷疑,蘋果「正在」為Mac Pro研發一款工作站級的Apple Silicon晶片。 在前天(24號)台積電位於台南的3奈米廠才剛上樑完成,也預計將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,那按照時程來看,預計會在明年下半年就推出的M2晶片應該會繼續沿用M1的5奈米製程(趕不及3奈米廠建置完成),雖然有消息說未來蘋果可能採用三星的5奈米製程,不過依照目前台積電5奈米製程還是業界裡最先進的,M2繼續使用的5奈米製程應該還會是台積電的第二代5奈米製程。 不過在2022年之後,究竟會是誰率先出手使用3奈米製程的晶片呢?這部份我們就拭目以待吧。 而最新版的M1 MacBook系列,雖然已和Intel告別,但還不能真的算得上正式分手,因為在機身設計上還是和Intel版的MacBook系列一樣,不過知名的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指出(相信果粉都知道這位爆料大神的準確度),蘋果將會在2021年下半年發布重新設計的、配載M1晶片的MacBook。 除此之外,郭明錤還預測,一樣是明年下半年,蘋果可能將推出,採用Mini-LED和支援5G的iPad Pro,並且推出較Pro版低價的iPad,甚至在引領時尚與科技潮流的第3代AirPods,也可能在2021年第二季度發布。這樣看來,2021下半年的蘋果又會很精彩了! 在軟體硬體上,無論是舊時代的iPod、macOS作業系統、iPhone、iPad等等,蘋果幾乎都是自行研發,衝擊科技市場外,還能引領時尚潮流,然而在後賈伯斯時代,庫克在營運政策上雖然與賈伯斯大相逕庭,並且時常會被拿來做比較,庫克常被質疑於產品創新這一塊無法和賈伯斯相比,但回過頭來看,M1晶片的產出,甚至是之後的M2,某方面來說,如果加上明年發布重新設計過後的MacBook,對庫克而言,其實也是完成了一次產品創新。 或許我們不該拿賈伯斯和庫克來比較,畢竟創業維艱、守成不易,一位是蘋果的開創者,而一位卻是蘋果的守成者,我們不能否認這一切,因為蘋果的確因這塊M1晶片而再一次衝擊時代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完虐桌機後換筆電?AMD Ryzen 7 5800U筆電版處理器單核效能大漲40%
AMD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在Zen 3架構之下效能又再一次獲得大幅度的提升,尤其是在單核心效能方面表現更是一舉反超隔壁Intel的處理器,讓Ryzen 5000系列坐穩目前消費級最強桌機處理器的寶座,這樣的香氣也讓人不免期待如果AMD將Zen 3架構的處理器帶到筆電上又會有什麼樣的驚人成績呢? 根據目前官方與各方大神的爆料資訊來看,AMD Ryzen 5000系列筆電版的處理器將會有兩種版本可能:一個是維持現有Zen 2架構的Lucienne,另一個則是採用新一代Zen 3架構的Cezanne。 雖然目前這兩大系列的相關規格和數據都還不明朗,不過不久前一名@leakbench的Twitter用戶公開了一張關於AMD Ryzen 7 5800U處理器在Geekbench 5中的跑分數據!從資料來看,Ryzen 7 5800U採用8核心16執行緒(8C/16T)的配置,基礎時脈為1.9 GHz、爆發時脈4.44 GHz,如果對比目前的4800U的話,時脈分別有100/ 244 MHz的提升。 而在跑分方面,5800U的單核成績高達1,421分、多核則為6,450分,對比採用Zen 2架構的4800U在單核僅為1,031分,5800U的單核效能有著近40%的驚人成長,考量到Zen 3架構的一大特色就是強勁的單核性能,因此5800U的處理器版本應該可以確認是隸屬於Cezanne家族的一員了。 最後在細部規格方面,處理器的L1快取為32 KB、L2為512 KB、L3則是16 MB,相較於桌面版的32MB L3快取(R5 5600X),行動版因為把功耗鎖定在10~25W左右,使得晶片必須做出一定的程度的調整也是無可厚非。 是說AMD光是4000系列的筆電處理器就已經香到不行了,倘若接下來的5000系效能真的如爆料一樣的威猛,恐怕各位玩家在搶完PS5、處理器、顯示卡之後,又有東西得搶個沒完了(對不起了錢包,但我真的很想要那個酷東西…)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世上第一款!Eluktronics推出2K QHD、165Hz高解析/高更新率電競筆電
截至2020年8月為止,全球遊戲玩家已經突破30億人,固定式的遊戲載體也開始朝向移動式載體走去,打Game再也不是只能待在家中,而這個概念早從任天堂於1989年所推出的Gameboy就可窺見,走到哪玩到哪可能將成為未來趨勢,如今30年過去了,手機遊戲大放異彩,任天堂Switch也幾乎可說壟斷了掌機市場。 但在這30億玩家中,有48%的比例是PC玩家,但難道PC玩家就不能邊走邊玩、走到哪玩到哪嗎? 錯了,國外廠商Eluktronics這次推出了Mech-15 G3 QHD以及Max-15/Max-17 QHD,號稱是世界第一款配有2K解析度、並且更新率達165Hz的QHD筆電,且同時提供15吋及17吋的版本。 但在電競筆電上,解析度和刷新率始終得折衷選一,目前電競筆電最高的更新率已達300Hz,但解析度始終無法突破2K,而2K或4K的筆電,更新率卻都死死地被鎖在60Hz,但此次這次推出的Mech-15 G3 QHD以及Max-15 / Max-17 QHD,搭載了Intel Core i7-10870H、16GB DDR4 RAM與1TB PCIe SSD,GPU為RTX 2070 Super,顯示器面板則為15.6與17.3吋的QHD IPS面板,在色彩精準度上,Delta E還小於2,預計在聖誕節前夕發布,價格約在2,199美元到2,299美元之間(約台幣62,000上下)。 由於還未上市,小編手上沒有Eluktronics的筆電,所以我們現在來紙上談兵一下。 小編選了素有電競神機之稱的華碩西風之神G14為14吋FHD配GTX 1660Ti,螢幕更新率120Hz,以及目前最高規格的微星暗黑龍魂GS66,15.6吋FHD搭配RTX 2080 SUPER,目前最高的300Hz螢幕更新率,來與這世上第一台2K QHD還有165Hz螢幕更新率的Eluktronics Max-15/17做點比較。 可以發現,Max-15/17在規格上絲毫不輸給這兩台電競筆電的前輩,顯卡搭配RTX 2070 Super(但有消息說,RTX 30系列的筆電正在蠢蠢欲動),在跑圖或遊戲畫面上的呈現應該頗有水準,91WHrs的電池續航力也相當不錯,在效能上,應該與兩位前輩在伯仲之間,因此,在比較上,主要還是聚焦在Eluktronics所主打的螢幕面板與更新率上,而由上表可知,在Max-15/17有QHD的IPS面板以及165Hz的高更新率的表現上,西風之神和GS66的風采頓時少了一點,但紙上談兵還是略顯侷限和偏頗(畢竟規格上還是有些差異、非完全對等),實際效能評比還是得等到Max-15/17在聖誕節前夕上市之後,才能再下定論。 但以Max-15/17已經突破解析度和更新率之間的限制來看,或許未來2K QHD加上高更新率將會是電競筆電的新標配,這部分就等著各家筆電廠商實裝後,推出對應版本再來實測吧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想入手筆電先等等!NVIDIA RTX 30系列獨顯將於2021 Q1開始搭載,並支援AMD新一代行動版處理器
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示卡發表至今已經創造了不少話題,目前也實際看到了RTX 3090 / RTX 3080 /RTX 3070的強大效能,相比上一代20系列有了相當大的進步幅度,也造成了一股搶購熱潮,而接下來還有價格更親民的RTX 3060 Ti即將在12月與玩家們見面。 不過這些都是桌上型版本,對於許多也想感受RTX 30系列強大遊戲體驗的筆電玩家來說,還在耐著性子等待官方進一步的新產品發布,好消息是,日前已有外媒透漏了RTX 30系列即將實裝在筆電上的相關消息,看來玩家的等待也將在明年1月迎來曙光。 日前外媒透漏,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80、RTX 3070行動版GPU的筆電將先在2021 Q1上市,其餘型號則會在4月發布,到時會取代現有行動版的RTX 2080 SUPER、RTX 2070 SUPER、RTX 2070以及RTX 2060,比較特別的是NVIDIA似乎還不打算換掉GTX 1660Ti、GTX 1650Ti、GTX 1650,可能考量到GTX還是有一定市場,所以暫時保留?(畢竟GTX目前也還沒有新產品)。 先來說價格方面,從兩張曝光圖來看,RTX 30系列價格與前代相同,代表在同樣999美金以上都能體驗到全新RTX系列顯卡的遊戲性能,不過筆電最終售價還是會依照搭配的配備而有所差異。(NV表示:筆電漲價與我無關XD) 而在規格方面,根據爆料,行動版的RTX 3080為GA103S顯示晶片,可能擁有6144個CUDA核心,搭配256-bit的記憶體匯流排、GDDR6 8GB/16GB記憶體,考量到筆電的散熱性能以及需要較低功耗,行動版的規格會與桌上型有所差異也是很正常的,就看進步幅度能否與桌上型一樣那麼香了!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Wccftech曝光的官方建議電腦配置中,也放上了AMD處理器,雖然大家都知道近幾年AMD在桌上型處理器上的進步幅度之快,尤其Zen 3更登上了霸主寶座(真香!),但在筆記型處理器上,受限於現款4000系列僅有PCIe 3.0x8的關係,搭配RTX 2060以上的GPU沒有辦法發揮出全部效能,所以目前高階筆電大都還是以Intel處理器+NVIDIA顯卡為主。 不過透過曝光圖也揭露了一點,面對後續AMD也將推出新一代的5000系列行動處理器,相信未來也能陸續看到AMD處理器+NVIDIA顯卡的高階筆電出現,挾帶新架構的優勢下,勢必會對於Intel在筆電的市場上,造成一大衝擊。 透過這些訊息的流出,不管如何,對於玩家們來說,2021上半年將會非常火熱,除了1月的顯卡大戰、Intel Rocket Lake登場,筆電方面的戰場也陸續展開(Tiger Lake-H、5000H、行動版RTX 30系列...),對於近日要入手筆電的玩家們不妨再等等(沒那麼急迫需求性的話),即便不打算買RTX 30系列筆電,也可以等廠商開始清RTX 20系列筆電的庫存(跳水跳起來~),讓荷包君喘口氣,畢竟這陣子想入手的新產品真的太多了QQ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最多人點閱
- 微星MSI Aegis X-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,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!
- 體積小巧照樣能征服全場、文書/追劇/創作/打Game通通OK,技嘉BRIX S BRR7H-4800開箱實測
- 4K OLED螢幕加持、全方位筆電的代名詞,ASUS ZenBook Pro Duo 15 OLED(UX582)開箱評測
-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:雙螢幕Zephyrus Duo 15、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
- GIGABYTE AERO 15 OLED筆電開箱動眼看,OLED面板搭15.6吋4K螢幕 X-Rite Pantone專業校色認證
- 浩鑫Shuttle XPC nano NC01U實測開箱,僅0.5公升迷你電腦!
- Intel NUC5i5RYH實測開箱,Broadwell迷你電腦中的資優生!
- 17吋電競筆電之王,MSI GT73VR 6RF TITAN PRO重裝上陣!
- 躍上神壇的秘密武器、AMD Ryzen 7 PRO 4750G強力加持ASRock Deskmini A300效能狂升
- 純正電競元素延續、XPG首款電競筆電XENIA 15開箱評測,高質感外觀搭配高效能硬體
- ROG Zephyrus M「無懼.西風之神」效能實測,高規格又輕薄的電競筆電
- 二合一翻轉觸控、是筆電也是超強平板,Lenovo Yoga 9i開箱體驗